最新图书

LATEST BOOKS

中国东南岩石圈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
书 号: 978-7-5359-6694-0
主 编: 滕吉文
开 本: 16开
页 数: 400页
字 数: 600千字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22日
定 价: 198元
  •   主编滕吉文教授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副博士。他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特别是地球内部、岩石圈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中科院一等奖三项和特等奖一项,国家和中科院攻关奖各一项,以及教育部二等奖一项等。
  书中包括一系列高精度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对理解东南及陆缘地带的壳、幔结构和深层过程,深入认识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研究乃至东亚地域的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灾的动力机制是极为重要的。本专著受益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74102等)的支持,并获广东省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本专著的出版将对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和油、气能源的勘察与开发起到指导作用,亦必将会成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和青年地球科学工作者的一本应读的基础论著。

    中国东南大陆的深部研究是地球科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专著是基于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深、浅构造格局的复杂性与岩浆活动频繁、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和边缘地震活动等特征而编写的,是一部关于东南及陆缘地带岩石圈结构、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动力学的综合研究专著,由中科院院士滕吉文先生主编,是参编者们多年深入研究与长期积累所取得的成果。

第一编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地表构造与隐伏构造    1 

第一章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大地构造格局  3

第一节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基底构造与沉积环境    3

第二节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构造形变与发展演化    9

第三节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大地构造格局  15

第二章东南大陆湘、鄂、赣交会地区的卫星热红外遥感与构造界带  23

第一节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23

第二节遥感与地质构造    24

第三节郯庐深大断裂与黄冈—鹰潭断裂及赣江断裂的关系和隐伏构造    29

第四节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间的界带    30


第二编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位场特征与板内构造界带    33

第三章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重力场与岩石圈结构    35

第一节东南大陆布格重力异常与分区特征    35

第二节东南大陆布格重力异常的空间变化    37

第三节壳、幔边界(Moho界面)的起伏形态  39

第四节东南大陆地区的大地构造基本格架    40

第四章中国东南大陆和陆缘地带板内构造界带的地磁异常场响应    44

第一节地磁异常场的平面展布  44

第二节地磁异常场的垂向分布差异  49

第三节地壳深部磁性结构与构造界带    50

第五章中国东南大陆、陆缘及邻近海域的航磁异常场特征  58

第一节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航磁异常场特征    59

第二节长江下游地区的航磁异常场响应  62

第三节东南陆缘及沿海地区的航磁异常场    64

第四节东南沿海及邻近海域的航磁异常场特征    66


第三编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地震面波频散与三维速度结构  71

第六章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Rayleigh波频散与岩石圈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73

第一节频时分析技术与地震面波频散测量    75

第二节Rayleigh波群速度的网格频散反演   76

第三节分析、反演方法与频散曲线  78

第四节地壳结构和壳、幔边界的分布特征    80

第五节软流层顶面埋深和地幔结构  84

第六节地壳与地幔结构和构造界带  85

第七章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壳、幔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与郯庐深大断裂带的南延  89

第一节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与郯庐深大断裂带的展布特征  89

第二节外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苗岭—越北山地重力梯度带南段的深层过程  92

第三节郯庐深大断裂带南延特征分析    93

第八章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岩石圈结构与陆内俯冲    95

第一节地震面波三维速度结构与深、浅层介质和构造耦合  95

第二节高速板舌与深部高速体的构造与热场效应  97

第三节陆内俯冲与深部物质运移的分析与讨论    104

  

第四编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地震体波及二维速度结构与地壳结构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109

第九章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区人工源地震深部探测与地壳和上地幔细结构  111

第一节地壳上部细结构和基底构造的研究方法    113

第二节东南地区地壳上部细结构和基底构造特征  117

第三节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区地壳厚度与Moho界面起伏 140

第四节深部构造响应与板内块体界带    148

第十章中国东南大陆连县—博罗—港口地带爆炸地震深部探测与地壳的精细结构  152

第一节人工源深部地震探测剖面布局    152

第二节地震记录震相识别与深层结构反演    154

第三节地壳结构与断裂系统分布    159

第十一章东南大陆马鞍山—常熟—启东地带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    161

第一节观测系统与初始模型    162

第二节地震波场特征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164

第三节地壳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与地震波场揭示的深部断裂    169

第十二章东南大陆北缘随县—马鞍山地带的上地幔结构    175

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与地球物理场特征  175

第二节地壳与上地幔结构  179

第三节上地幔结构与地幔低速层    183


第五编大别造山带的岩石圈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  189

第十三章大别造山带地域的地壳速度结构、泊松比和各向异性  191

第一节张公渡—撞钟—庄墓地带的P波二维速度结构  191

第二节S波二维速度结构和差异分析 197

第三节地壳介质的泊松比和地震各向异性    203

第四节地震层析成像与岩石圈结构  205

第十四章大别造山带东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211

第一节扬子陆块向北俯冲到华北陆块下面的地质判据  212

第二节扬子陆块北与华北陆块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分析    214

第三节超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的高温高压实验与岩石性质  217

第四节大别造山带地域超高压变质带的p-T-t轨迹与动力学模式 220

第五节大别造山带的深层结构格架与深层动力过程    223

第十五章大别造山带东缘的陆内俯冲和地幔热点及其深层耦合效应  231

第一节大别造山带的区域构造组合和问题的提出  231

第二节Rayleigh波频散与三维速度结构 234

第三节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深大断裂带的深层耦合效应  236 

  

第六编中国东南大陆、陆缘与邻近海域的地球物理场与资源、地震灾害和地球动力学响应  243

第十六章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火成岩活动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水热活动及地热能源    245

第一节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大陆增生、深源包体与地幔柱  245

第二节福建省境内的火成岩和构造活动  253

第三节福建省境内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地热应用前景  258

第四节福建省境内的水热活动与热流值的分布特征    261

第五节广东省境内的水热活动与热流值分布  271

第六节东南沿海雷州半岛和南海地域的地热场与热流值分布特征    279

第十七章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壳、幔结构深层过程与金属矿产资源    289

第一节东南沿海地带的深部物质运移和金属矿产资源  289

第二节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金属矿床研究的新成效    297

第三节我国东南地区超大型矿床的空间分布与成矿特点    302

第十八章我国东南大陆及边缘海域的深层过程与油、气能源    309

第一节地球物理场特征与中、新生代油、气盆地  309

第二节几个主要裂谷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油、气藏  314

第三节南海地区的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    322

第四节我国东南陆缘和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前景  342

第十九章中国东南大陆、陆缘地带岩石圈结构与地球动力学响应    356

第一节大陆、陆缘及近海地带的地壳结构与深层过程  356

第二节上地幔低速层与岩石圈结构特征  368

第三节地震活动与综合地球物理场效应  370

第四节大陆和边缘海域的现代应力场展布与动力机制  374

第五节深部热物质上涌与复杂板块运动的动力学响应  379

结语    387

附录(彩图)

  
top